責任編輯:本站編輯 來源:《農藥》 日期:2024-03-11
2021年,隨著新修訂《農藥管理條例》的貫徹實施,農藥風險管理進一步強化,及綠色發(fā)展理念不斷深入,低風險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品種均穩(wěn)步上升。農藥登記是農藥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關口,登記農藥產品結構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農藥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現(xiàn)狀和趨勢。近年來,中國農藥登記基本情況如下:
中國現(xiàn)有農藥登記總量
截至2023年12月10日,中國農藥登記產品總量達46058個;其中,殺蟲劑(含衛(wèi)生殺蟲劑)、除草劑、殺菌劑、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、殺鼠劑和其他藥劑分別有18953(2884)、11941、12682、1531、129、822個,分別占比41.15%、25.93%、27.53%、3.32%、0.28%和1.78%(見圖1)。近11年來,農藥產品登記總量呈持續(xù)增加趨勢,每年增長率在-0.6%~14.7%之間。但隨著農藥登記管理要求的提高、農藥風險評估管理制度的完善,每年新增農藥登記數(shù)量逐年遞減,2019—2023年農藥登記總量環(huán)比增長分別僅為-0.6%、1.5%、6.5%、6.3%和2.78%。
圖1 截至2023年12月10日中國各類農藥登記占比情況
現(xiàn)有農藥登記有效成分累計有761種;其中,殺蟲劑、殺菌劑、除草劑、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、殺鼠劑和其他藥劑有效成分分別有239、222、180、62、14、54種[12],分別占比31.41%、29.17%、23.65%、8.15%、1.84%和7.10%(見圖2)。
圖2 截至2023年12月10日中國農藥登記有效成分占比情況
2013-2023年中國農藥產品登記特征
農藥年登記產品總量增加趨勢減緩
近11年,農藥登記總量整體呈增長趨勢(見圖3)。2013—2023年(2023年12月10日),農藥登記總量從27737個增長至46058個。2018年之前,登記總量每年穩(wěn)步增長,連續(xù)6年增長趨勢明顯,年增長率為3.8%~14.7%;而近5年,登記總量增長趨勢平緩,增長率分別僅為-0.6%、1.5%、6.5%、0.5%和2.8%。根據(jù)農業(yè)農村部發(fā)布第269公告,近3年僅批準了361個限出口農藥產品;其中,2022年批準了240個。2022年,新增農藥登記產品466個,大田農藥、衛(wèi)生農藥分別為438、28個,與2021年同比新增幅度降低83.2%。究其原因,可能與農藥企業(yè)準入和登記門檻的提高有關。另外,環(huán)保、安全生產等新政策限制也可能會影響個別企業(yè)農藥登記進程。
圖3 近11年農藥登記總量變化情況
大宗作物用藥登記數(shù)量占主導地位
近年來,不同作物上農藥登記數(shù)量由高到低分別是水稻、小麥、柑橘、棉花、甘藍、黃瓜、玉米、蘋果和大豆(見表1),占比均在4.49%以上。水果,蔬菜(南瓜、冬瓜、油麥菜、菠菜等)等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數(shù)量和占比均持續(xù)上升,表明小宗作物科學用藥問題已受到農業(yè)部門高度重視。2013—2023年,農藥登記的用藥作物相對比較集中,前10名作物用藥登記數(shù)量占總量的71.14%,其他作物占28.86%。
表1 2013—2023年農藥登記前十的作物登記數(shù)量和占比
農藥產品登記結構發(fā)生變化
隨著國家對農藥監(jiān)管嚴度的提升、農藥風險評估的引入和安全高效農藥產品的鼓勵,農藥產品結構也越來越合理化、科學化、綠色化。近年來,農藥登記評審工作更趨向于綜合評價,注重質量、效果、風險把控并重,且更注重藥劑的環(huán)保、高效和低風險性,禁止存在安全風險的藥劑登記。在更加嚴格的登記評審制度下,新藥劑登記難度增加、數(shù)量減少,變更登記明顯增加。2020年,受理登記變更申請1156個,相比2019年同比增加47.0%。2021年,受理登記變更申請2831個,相比2020年同比增加144.9%。當前,農藥產品登記結構呈現(xiàn)出新增農藥登記數(shù)量減少、除草劑登記數(shù)量明顯增加、單一制劑登記減少/混劑增加、高毒農藥登記減少和生物農藥上升5個特點。近10年來,混配藥劑、高毒藥、生物農藥登記數(shù)量占比分別達70.0%、0.98%(首次低于1%)、25.0%。